在国内众多的数据新闻产品中■■■■★,网易新闻中心的“数读”可谓开“数据新闻”之先河。早在2012年1月,网易新闻中心就成立数读栏目,与和另一面、发现者■★、看客一道组成新闻频道有态度专栏,三年时间过去,数读栏目所生产的新闻超过千条,在数据的运用与解读、视觉设计以及数据展示上都有很大的进步◆■★,已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数据新闻平台。
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,数据无处不在◆◆★■◆■,大到国家制定发展计划,小到百姓买新的智能手机,都离不开数据的对比与应用■■■★◆■。在新闻行业,数据新闻也已经成为了行业发展的大趋势★★◆■,国际知名媒体《》★◆◆、《卫报》、《经济学人》★★◆■、英国广播公司等纷纷推出了自己的数据新闻作品,而不少国内媒体也顺应时代的需要,开启数据新闻的时代。
在挖掘数据深度的同时,编辑们也注意了数据的趣味性与传播率■★■◆,在制作了平面数据专题后■■★◆■◆,王蕾等人又用时间为轴◆■★■,拉了一条横线,梳理了中国人从婴儿期到老年期,每一个年龄段的死亡率,制作了一个H5,在朋友圈获得了广泛的传播,页面浏览量超过300万★◆★◆■★。
今年7月底,网易数读做了一期关于中国油价的报道,人们一直觉得油价高,但是根据石化企业出的数据■★◆★★,中国的油价低于世界水平◆■■★★◆,数读的编辑们查阅世界银行报告与论文,制作了收入水平与油价比例的数据新闻■★,结果表明,中国人的油价负担是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◆■★■,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人常常觉得油价贵。“这样的数据才是有温度、有价值的。”王蕾说到。未来,网易数读还考虑与研究机构合作,做社会性研究分析,以及建立自己的数据库。
在分析数据时★★◆■◆,数读的编辑们发现◆★,虽然就病发率而言■■★★◆,发达国家的癌症病发率更高,但与不发达国家相比,他们的死亡率更低■◆◆★。而且就癌症种类而言,中国人得的多是医学上存活率本来就低的肺癌、胃癌■◆、肝癌等“穷癌”★◆■,这些本可以通过改善公共卫生政策来大幅降低发病率的癌症。于是编辑又根据英国医学杂志《柳叶刀》中的数据,结合自己手中的《卫生统计年鉴》数据,延展出另一篇《各国癌症五年生存率比较》的数据新闻★★◆■◆,以柱状图对比了中美多发的癌症类型,用世界地图展示了各国的癌症存活率,“这样读者就能比较直观、清楚的理解到中国的医疗水平变化◆★◆■■■,以及在世界上的地位等问题★★★◆◆■。”
在中国特色环境下,数据检索要困难很多,有些数字并非公开◆■★,而有些数字即便公开也不完整或难以查询。所以数读栏目的编辑们在策划选题时,尽力找到可信的数据源,通常是世界银行、联合国等国际机构,或权威智库、研究机构等。
“其实,数据不是冷冰冰的■★,是有温度的,只是看你怎么应用数字。”在王蕾看来◆★◆★,简单的数据展示并不能算是数据新闻,◆■◆“数据新闻是要有落脚点的,在保障数据真实的基础上■◆,你的这些数据最终能直观的展示出什么,让读者知道哪些之前不知道的事,这才是数据新闻真正有价值的地方★◆■■◆。”
“过去★◆★◆,人们一谈到数据就觉得枯燥◆■★,我们想要我们的数据有深度的同时,通过不同的展现形式,让数据也生动有趣起来。”王蕾说道。为了让数据生动起来■■★◆■◆,网易数读尝试数据专题与H5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制作★■。以页面浏览量超过300万的《中国人的死亡方式》选题为例,最开始数读的编辑们看到英国《卫报》做的数据新闻《英国人都是怎么死的》,文章采取树状图的形式梳理了英国人有哪些特殊的死法,比如喝酒过量★■★◆、从树上掉下来摔死等,觉得很有意思,而且是大家没有涉及过的选题,于是就萌生了做《中国人的死亡方式》的想法。
数读栏目一直有条标语★■■“用数据说话,提供轻量化的阅读体验■★◆■★”,也就是要抛开冗长的文字解释,用最直观的数字展现出一切,这说起来简单,做起来并不那么容易。
首先◆■,是人手有限◆■,而数据信息量庞大,为了以最小的成本达到最大的产出★★◆■★,数读栏目从成立开始一直实行只有两名编辑定期制作的套路,即◆■★:一人寻找热点话题及数据◆◆■★◆■、编辑文字,另一人策划并制作图片。这就要求数读的编辑们都是跨领域的人才★◆◆,不仅要会做图、懂传播◆★,甚至要懂编程★◆★◆◆★。遇到数据,不仅要做图■◆★,还要用合理的逻辑生成一个耐看的专题,不光要做到好看,还要做到更加精准和直观。
网易数读曾做过一期名为《中国药价普遍“虚高”,成本几何?》的选题,编辑们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,对比了中国与欧美等国家◆◆★★,公共卫生总费用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(GDP) 之比,反映出中国对卫生事业的资金投入力度在世界上处于何种水平。同时,又查证了经合组织健康委员会和欧洲制药工业协会联合会(EFPIA)的数据,对比出中国药品增值税收取之高■◆■,另外◆★,又根据以前的媒体报道◆■,论证出溢价幅度之大,最终,完成了一张详细的中国药品“制度成本◆◆”图。
选题操作之前★◆,编辑先去查证了卫生部出具的30年来的《卫生统计年鉴》■★◆■★,然后结合一位医学教授的论文,根据实际情况■★◆★,做出《中国人死因30年变化》的专题报道,用图形展现了从1982年到2012年的30年间,造成中国人死亡的主要几个原因之间的比例变化,并对比了城镇和农村的数据◆★◆★◆。